知信行丨如何推动四项监督统筹衔接
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出,,,,,要完善纪律监督、监察监督、派驻监督、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制度。。。。。。。。为什么要推动“四项监督”统筹衔接????????统筹衔接是不是要打破监督部门职责边界,,,,,实现监督权力的重新组合????????如何找到统筹衔接的有效抓手,,,,,形成大监督格局????????这是摆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面前的新课题,,,,,考校着新时代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治理能力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,,,,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,,,,,纪律监督、监察监督、派驻监督、巡视监督“四个全覆盖”总体格局初步形成,,,,,监督合力逐步彰显,,,,,治理效能持续释放。。。。。。。。同时也要看到,,,,,“四项监督”还处在从有形到有效的结构性重塑阶段,,,,,各项监督之间还有一些堵点、断点、盲点,,,,,统筹不够、衔接不畅的问题依然存在。。。。。。。。比如,,,,,“四项监督”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,,,,,问题线索各管一块、互不通气,,,,,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信息不共享,,,,,有的地方组织部门在了解党员干部党风廉政情况时,,,,,同时向纪委监委机关多个部门征求意见;;;;;;“四项监督”在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谈话函询、监督检查方式方法,,,,,机制不统一、程序不规范,,,,,“谈话各有各的谈法,,,,,检查各有各的套路”;;;;;;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部门“背靠背”“各干各的”,,,,,有时一个问题线索几个部门同时办理;;;;;;“四项监督”集体会商、协作制度落实不到位,,,,,经常以个案沟通、日常交流代替会商制度,,,,,沟通协调还靠“一事一报”“一事一议”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推动“四项监督”统筹衔接,,,,,不是各项监督简单的“物理叠加”,,,,,更不是要对监督权力进行重新分配,,,,,而是要在坚守各自监督职责前提下,,,,,打破各项监督之间的壁垒,,,,,实现监督职责的再强化、监督力量的再融合、监督效果的再提升,,,,,把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持续引向深入,,,,,更好履行监督基本职责、第一职责,,,,,进一步释放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治理效能,,,,,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优势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统筹衔接,,,,,根本在“统”,,,,,关键在“接”。。。。。。。。要加大“统”的力度,,,,,强化纪委常委会的领导指导和统筹协调,,,,,建立“四项监督”协调机制,,,,,加强形势研判和问题诊断,,,,,强化常态化沟通交流,,,,,疏堵点、接断点、补盲点,,,,,推动“四项监督”上下贯通、左右协同。。。。。。。。要强化“接”的意识,,,,,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,,,,主动对接其他监督单位,,,,,既要跑好自己的一棒,,,,,又要传好“接力棒”,,,,,一棒接一棒跑下去,,,,,形成大监督格局。。。。。。。。要抓准“切口”,,,,,紧紧围绕监督中发现问题、处置问题、整改问题等关键环节,,,,,进行问题大清查、制度大梳理,,,,,对各部门形成的有效制度和做法,,,,,进行总结完善、推广运用。。。。。。。。打造统一监督信息平台,,,,,严格设定权限,,,,,强化大数据分析,,,,,以信息畅通促进监督贯通,,,,,推动“四项监督”在职能作用上互助互补,,,,,在力量使用上统筹统管,,,,,在成果运用上共通共享,,,,,在工作衔接上协调协同,,,,,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。。。。。。。。(本文刊登于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2020年10月29日理论周刊第6版)